近期,知名市場研究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公布了一項關于eSIM技術的深入調(diào)研報告。報告顯示,盡管eSIM技術憑借其顯著優(yōu)勢和高用戶滿意度備受青睞,但其廣泛應用仍面臨兩大主要障礙:用戶認知度不足和設備兼容性問題。
eSIM,這一創(chuàng)新的數(shù)字化SIM卡技術,無需實體卡片即可實現(xiàn)移動網(wǎng)絡連接。它的工作原理是將SIM卡信息直接嵌入到設備的芯片中,用戶僅需通過掃描二維碼或手動輸入相關信息即可輕松激活。這種便捷性本應使其成為市場的主流選擇,然而現(xiàn)實卻并非如此。
為了深入了解eSIM技術的市場接受度,Counterpoint Research在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德國、波蘭和日本等國家,對3535名受訪者進行了詳盡的調(diào)查。結果顯示,僅有35%的受訪者表示知曉eSIM技術。而在這些已經(jīng)了解eSIM的受訪者中,僅有39%的人正在使用這項技術。不過,值得注意的是,超過90%的eSIM用戶對其服務表示高度滿意。
盡管eSIM技術擁有諸多優(yōu)勢,但全面推廣仍面臨重重挑戰(zhàn)。報告指出,消費者普遍對eSIM技術缺乏了解,對其優(yōu)勢和潛力認識不足。部分用戶認為從傳統(tǒng)SIM卡切換到eSIM并無必要,這進一步阻礙了eSIM技術的普及。事實上,61%的受訪者在被問及最不喜歡的SIM卡選項時,都將“僅eSIM”列為首選。
針對這些挑戰(zhàn),Counterpoint Research的研究總監(jiān)Mohit Agrawal和研究分析師Siddhant Cally均強調(diào),提高用戶認知度、改進用戶體驗以及擴大eSIM兼容設備的范圍,是推動eSIM技術普及的關鍵所在。他們指出,隨著eSIM技術在中低端智能手機中的逐漸普及,eSIM的采用率有望得到顯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