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年貨節(jié)的熱潮席卷而來,不少打工族在直播間搶購商品時紛紛發(fā)出感嘆:“直播帶貨怎么越來越貴了?”這一疑問在消費者群體中引起了廣泛共鳴。
針對這一現(xiàn)象,知名主播李佳琦在近期的一次媒體采訪中給出了回應。他提到,早期直播間里的小品牌較多,商品價格親民,多以9塊9、29塊9等低價策略吸引消費者,性價比極高。然而,隨著直播電商行業(yè)的蓬勃發(fā)展,越來越多的品牌涌入這一領域,商品種類更加豐富,價格區(qū)間也隨之拓寬,從幾元至幾千元不等。
簡而言之,直播電商領域已從過去的“性價比”為主導,轉變?yōu)槿缃竦摹百|價比”時代。這一變化不僅意味著銷售邏輯從“以價換量”向更高品質的追求轉變,同時也反映出直播間客群消費能力的提升。
回顧往昔,各大直播間里“超低價”、“全網(wǎng)最低”的呼聲此起彼伏,李佳琦手拿口紅高呼“買它!”的場景仍歷歷在目。那時,“最低價”是頭部主播的核心競爭力之一,一旦價格優(yōu)勢受到挑戰(zhàn),便會引發(fā)“低價保衛(wèi)戰(zhàn)”。例如,2019年雙十一期間,百雀羚產(chǎn)品因價格問題臨時取消在李佳琦直播間的上架計劃,轉而出現(xiàn)在薇婭直播間,李佳琦對此表示不滿,并將百雀羚列入黑名單。
然而,時至今日,消費者已很難在直播間聽到“最低價”的承諾,取而代之的是頭部主播們悄然提升商品價格的現(xiàn)實。漲價方式主要分為兩類:一是直接提高單品售價,二是引入更多高價單品和品牌。
以琦兒直播間為例,這位曾作為薇婭助播的網(wǎng)紅,在抖音開啟了自己的直播生涯。不少網(wǎng)友反映,在年貨節(jié)期間,琦兒直播間的商品價格普遍上漲,如純甄酸奶、襪子等商品的價格均有所上調(diào)。還有網(wǎng)友提到,去年購買的同款鵝絨服,在今年琦兒直播間的售價竟比去年高出百余元。
與此同時,李佳琦等頭部主播則更多選擇擴充高價品類和引入高價品牌。以母嬰節(jié)為例,近年來,李佳琦直播間的主推產(chǎn)品從艾惟諾嬰兒按摩油等低價品牌,轉變?yōu)閑vereden按摩油等高價品牌。同樣,董宇輝的直播間也從最初的農(nóng)產(chǎn)品和食品,逐漸引入牛皮沙發(fā)、彈簧床墊等高單價產(chǎn)品。
頭部主播們?yōu)楹渭娂姃仐墶暗蛢r標簽”?一個重要原因是,賣低價產(chǎn)品逐漸變得得不償失。一方面,低價策略往往以犧牲利潤為代價換取銷量,但近年來,隨著直播環(huán)境的變化,低價并未能如期帶來預期的GMV增長。另一方面,低價商品頻發(fā)的質量問題也讓主播們陷入信任危機。例如,小楊哥售賣的月餅、東北雨姐銷售的紅薯粉條等低價商品均因質量問題引發(fā)爭議。
在此背景下,頭部主播們開始悄然轉型,擺脫低價的束縛。這一轉變不僅體現(xiàn)在商品價格的上漲上,更反映在直播間受眾結構的變化上。以董宇輝直播間為例,用戶群體從最初的四線城市占比40%,轉變?yōu)槿缃袢€城市以上占比近80%,且新銳白領、資深中產(chǎn)、精致媽媽等強消費力群體占比高達60%。
李佳琦也曾表示,其直播間里有一群有經(jīng)濟預算的女性消費者,包括帶著媽媽一起觀看直播的群體。這些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時更注重品質而非價格,從而推動了直播間商品結構的升級。
然而,這一轉變是否意味著消費者的需求變化倒逼了直播間品類的變化?還是抬高的價格逐漸篩掉了最初那些因“薅羊毛”而來的初代粉絲?這些問題仍有待進一步觀察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