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DeepSeek在全球范圍內掀起智能化升級的熱潮,各行各業(yè)似乎都迎來了AI技術的深度滲透。而在這一波智能化浪潮中,相親交友行業(yè),這個早已與AI結緣的領域,正以一種更為隱蔽卻直接的方式探索著新的盈利模式。
在相親交友APP上,用戶可以通過付費的高級搜索功能或增值服務,寄希望于智能匹配系統(tǒng)為他們找到那個“命中注定”的另一半。然而,“AIGC+婚戀交友”這一模式帶來的,不僅僅是AI海選后的“完美戀人”,也可能隱藏著算法精心編織的“愛情陷阱”。
各大相親APP如世紀佳緣、珍愛、青藤之戀、Soul、牽手等,紛紛將AI技術融入其平臺之中,但與市面上常見的AI智能助手或智能搜索應用不同,這些相親APP更多地將AI算法與信息認證、交友匹配等功能相結合。盡管這些APP并未為AI功能設置專門的入口,但用戶仍能在平臺上體驗到AI陪聊機器人等服務。然而,這些AI陪聊的真實感并不強,回復往往顯得模板化,缺乏個性化。
在相親交友賽道上,AI技術的主要應用方式是智能匹配算法。這些算法能夠根據(jù)用戶的興趣愛好、生活習慣、價值觀等多維度信息,自動推薦最合適的對象。例如,牽手APP的AI智能匹配系統(tǒng)、尋緣相親的大數(shù)據(jù)分析與人工智能算法、世紀佳緣的AI大數(shù)據(jù)分析等,都旨在為用戶提供更加精準的匹配建議。然而,這些智能匹配系統(tǒng)往往需要用戶提供全面的個人信息,并通過高級搜索功能來找到與自己相匹配的人,而這些功能往往需要額外付費。
盡管相親交友平臺聲稱AI技術能夠為用戶帶來更好的服務體驗,但從當前的實際服務結果來看,AI技術所帶來的速配效果往往難以察覺。用戶被告知通過平臺的AI算法和大數(shù)據(jù)已經(jīng)找到“命中注定”的他時,真正的結果卻需要在雙方真正接觸后才能得知。
更令人擔憂的是,算法更容易做到的可能是通過數(shù)據(jù)造假來為用戶定制“虛擬人”。市場監(jiān)管總局公布的珍愛網(wǎng)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虛假宣傳案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該平臺通過捏造符合客戶心意的“虛擬人”形象,誘導消費者購買高價會員服務。這一案件不僅加深了外界對婚戀行業(yè)虛假宣傳、誘導消費等問題的刻板印象,還揭示了AI技術可能成為新的行業(yè)漏洞。
為了追求宣傳中的“精確速配”效果,相親交友平臺往往要求用戶提供大量的個人信息,包括聯(lián)系方式、收入狀況、生活習慣等。這些信息被用于調整匹配策略,讓AI隨著用戶的使用和互動不斷學習用戶的偏好和行為模式。然而,這些信息的收集和使用對用戶來說缺乏透明度和安全性,消費者的隱私權因此處于高風險中。
盡管婚戀交友平臺的智能匹配系統(tǒng)通過算法簡化了接觸前期的“篩選”流程,但在可能根據(jù)用戶需求定制相關數(shù)據(jù)的情況下,匹配的結果并不一定準確。用戶在這一過程中還可能面臨信息泄露、合法利益受損等風險。因此,從這個角度來看,“AIGC+婚戀交友”模式尚未找到正確的打開方式。
盡管相親交友平臺們不斷宣傳AI技術帶來的變革,但在實際體驗中,用戶往往難以感受到AI技術帶來的實質性提升。相反,他們可能更容易陷入算法編織的“完美愛人”陷阱中,甚至面臨個人信息泄露和合法利益受損的風險。因此,在享受AI技術帶來的便利的同時,用戶也需要保持警惕,理性看待相親交友平臺上的AI速配服務。
隨著AI技術的不斷發(fā)展,相親交友行業(yè)也在不斷探索與AI技術的深度融合。然而,如何在保護用戶隱私和權益的前提下,實現(xiàn)AI技術的有效應用,仍是相親交友平臺們需要面對的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