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內高端服飾行業(yè)的佼佼者——比音勒芬(股票代碼:002832.SZ),因一項涉及24億元閑置資金的理財計劃新進展,再次吸引了市場的廣泛關注。與此同時,該公司面臨的多重挑戰(zhàn)也逐漸浮出水面,包括營收與凈利潤增速的放緩,以及品牌年輕化轉型的爭議。
據(jù)悉,在2025年2月,比音勒芬分別斥資1.5億元和4億元,投資于中信證券及上海浦東發(fā)展銀行推出的理財產品,累計投資金額達到5.5億元。這一舉動彰顯了其雄厚的資金實力。
回顧過去,比音勒芬的業(yè)績表現(xiàn)可謂亮眼。根據(jù)東方財富網(wǎng)的數(shù)據(jù),自2016年至2023年,該公司的營收從8.42億元飆升至35.36億元,凈利潤則從1.33億元增長至9.11億元,均保持了快速增長的態(tài)勢。即便是在2020年至2022年的特殊時期,比音勒芬的營收和凈利潤增速也遠超同行,如海瀾之家、七匹狼、九牧王等,尤其是凈利潤,三年平均同比增速超過20%。
然而,自2023年第一季度起,比音勒芬的業(yè)績增速開始放緩,且這一趨勢已持續(xù)七個報告期。到了2024年第三季度,該公司的單季度營收和凈利潤同比增速甚至轉為負值,這一變化引發(fā)了市場的廣泛討論,有網(wǎng)友戲稱“中年男性市場飽和”。
面對這一挑戰(zhàn),比音勒芬也在積極尋求轉型,試圖拓展年輕消費市場。在產品方面,公司推出了“國潮高爾夫”和“故宮聯(lián)名”系列,但消費者反饋并不理想,認為設計過于保守。在營銷層面,與安踏、李寧等品牌的“頂流代言+電競營銷”策略相比,比音勒芬在抖音、小紅書等新興平臺的用戶觸達率也相對較低。
中年男性市場的飽和與年輕市場的難以滲透,無疑對比音勒芬的產品吸引力構成了挑戰(zhàn)。盡管該公司已將“年輕化”作為新階段的重要目標之一,但在產品和營銷層面仍需加大投入和創(chuàng)新力度。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面臨年輕化轉型的壓力,比音勒芬并未放棄其高端市場的定位。相反,該公司志在成為全球奢侈品集團的一員,與LV、迪奧、紀梵希的母公司LVMH集團比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