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鐵礦石市場面臨價格下行壓力之際,日本商業(yè)巨頭三井物產卻采取了一項出人意料的舉措,斥巨資投資于鐵礦石領域,這一舉動不僅彰顯了其逆市而上的決心,還為澳大利亞一個早已富有的家族帶來了53億美元的額外財富。
三井物產此番投資的對象是位于西澳大利亞皮爾巴拉地區(qū)的一座尚未開發(fā)的巨型鐵礦床——羅茲嶺鐵礦,他們從已故礦業(yè)先驅彼得·賴特的后代手中購得了該礦床40%的股份。這一交易發(fā)生在鐵礦石價格普遍下滑的背景下,顯得尤為引人注目。
通過這筆交易,賴特家族距離成為澳大利亞最富有的家族之一又近了一步。目前,澳大利亞首富是吉娜·萊因哈特,其財富同樣源于鐵礦石產業(yè),而這一切都要歸功于她已故父親朗·漢考克所發(fā)現(xiàn)的鐵礦石礦藏。漢考克與賴特在上世紀50年代的合作發(fā)現(xiàn),為兩個家族日后的輝煌奠定了基石。然而,真正讓這些小本經營變成數(shù)十億美元財富的,是亞洲對鋼鐵的旺盛需求。
三井物產作為澳大利亞資源的早期投資者,在鐵礦石和煤炭等領域建立了深厚的貿易關系。但此次與賴特家族的交易無疑是其歷史上最為引人注目的一筆投資。這筆交易不僅讓三井物產在羅茲嶺鐵礦中占據(jù)了重要地位,也讓賴特家族的多位成員受益匪淺。
彼得·賴特的女兒安吉拉·貝內特通過出售15%的股份獲得了20億美元的收益,同時保留了10%的股份。而賴特的兩個孫女萊奧妮·鮑多克和亞歷山德拉·伯特則完全退出了該項目,她們合計出售了25%的股份,收獲了34億美元的回報。英澳礦業(yè)巨頭力拓集團持有羅茲嶺鐵礦50%的股份,并負責該項目的規(guī)劃與設計工作。
羅茲嶺鐵礦擁有高達68億噸的高品位鐵礦石儲量,其新的所有權結構為力拓占50%,三井物產占40%,安吉拉·貝內特通過其公司AMB Holdings持有剩余的10%。三井物產的社長堀建一將羅茲嶺鐵礦譽為“皮爾巴拉地區(qū)最后一顆璀璨的明珠”,并對其未來前景充滿信心。
盡管市場普遍擔憂中國鋼鐵消費量的峰值已到,需求放緩可能導致鐵礦石價格大幅下跌,但堀建一對此持不同看法。他認為,印度和東南亞地區(qū)的鋼鐵生產將強勁增長,從而推動全球鋼鐵產量在長期內持續(xù)上升。他還預計,鐵礦石將供不應求,這為三井物產的投資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事實上,三井物產對羅茲嶺鐵礦的興趣由來已久,他們與賴特家族已交往了二十多年。根據(jù)規(guī)劃,羅茲嶺鐵礦每年將生產4000萬噸鐵礦石,初步設定的生產期限為25年。但從理論上講,該礦區(qū)的生產潛力可能遠超這一期限,甚至可能持續(xù)100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