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京東外賣成為公眾熱議的話題,特別是在春節(jié)假期結束后,這一動態(tài)更加引人關注。市場傳言,劉強東本人或許也將親自參與到外賣配送中,這一消息無疑為京東外賣增添了不少話題性。
京東在正式進軍外賣市場前,已采取了一系列舉措,如限時零傭金政策、為外賣員繳納社保、僅接入高品質堂食餐廳,并嚴格剔除不合規(guī)的“幽靈外賣”。這些問題,對于外賣行業(yè)的老將美團和餓了么而言,無疑也是心知肚明。然而,在實際操作中,即便是看似簡單的問題,在規(guī)模龐大、供需關系復雜的行業(yè)中,也可能成為棘手的難題。京東外賣能否順利解決這些問題,目前尚難斷定。
京東以自營業(yè)務起家,憑借優(yōu)質的服務和自建的物流體系,在中國電商領域占據了重要地位。然而,近年來,京東電商面臨的競爭日益激烈,抖音、拼多多等新興平臺的崛起,以及海外業(yè)務的停滯,使得京東站在了發(fā)展的關鍵十字路口。相比之下,阿里巴巴近年來成功孵化出阿里云、支付寶、閑魚等多個新業(yè)務,而京東除了京東物流和京東金融外,在AI、短視頻、直播帶貨等新興領域鮮有亮眼表現。
針對京東的現狀,劉強東顯然有所察覺。自2022年下半年以來,他開啟了一系列內部變革,管理層也經歷了調整,徐雷、辛利軍等核心高管相繼離職。劉強東本人進一步回歸,多次發(fā)表內部講話,甚至進行自我反省,認為京東管理不善是導致諸多問題的根源。
盡管京東的營收和利潤在2023年和2024年持續(xù)增長,但創(chuàng)新業(yè)務仍然匱乏。劉強東在內部發(fā)言中指出,京東天天喊創(chuàng)新,但實際上卻一直在抄襲跟隨。京東外賣,作為京東蓄謀已久的創(chuàng)新業(yè)務,顯然承載著劉強東對京東未來的期望。事實上,早在2022年,京東就開始籌備外賣業(yè)務,但當時并未正式上線,具體原因尚未披露。
外賣市場已經是一個成熟的市場,成為中國互聯網的重要入口。除了日常飲食外,閃送、生鮮、百貨等也逐漸被消費者接受。在這個市場中,除了美團和餓了么外,叮咚買菜、盒馬、閃送等也成為了即時零售領域的佼佼者。對于京東外賣的到來,有觀點認為將威脅到美團的地位,但短期內京東外賣很難撼動美團的市場份額。強大的地推和管理能力,已經為美團筑起了堅實的護城河。
餓了么目前尚未盈利,這給了京東外賣一個警示。在外賣行業(yè)實現盈利,規(guī)模效應至關重要。餓了么除了自有APP外,還依托淘寶、支付寶等平臺進行引流,但即便如此,仍未實現盈利。京東需要格外注意這一點。餓了么在用戶體驗上也存在不少問題,如定位不準、送餐速度慢等,這些問題已經影響了餓了么的發(fā)展高度。
京東外賣已經開始在部分城市運行,但仍然存在不少問題。首先是騎手收入問題。由于京東外賣商家數量相對較少,導致騎手接單量不足,進而影響收入。雖然五險一金對騎手具有吸引力,但如果收入大幅下降,對騎手的吸引力也會減弱。其次是價格問題。美團能夠持續(xù)保持外賣市場領先地位,拼好飯起到了關鍵作用。價格對于外賣用戶來說至關重要,低價不僅是電商行業(yè)的殺手锏,在外賣行業(yè)同樣如此。京東外賣主打品質外賣,雖然擊中部分用戶痛點,但如何在保證品質的同時實現價格實惠,仍然是一個難題。
盡管京東外賣面臨諸多挑戰(zhàn),但其決心極強。京東已經擁有達達、京東秒送等龐大的即時零售體系,這對于餓了么來說是一個不小的威脅。雖然短期內京東外賣難以撼動美團的地位,但對于餓了么而言,京東外賣的來勢洶洶已經讓其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餓了么需要思考如何留住外賣員,如果京東外賣員的收入能夠快速超過餓了么,餓了么或許將面臨近年來最嚴峻的挑戰(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