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物制藥領域,一場圍繞Summit公司的潛在收購戰(zhàn)似乎正逐漸降溫。Summit,這家因PD-1/VEGF雙抗AK112而備受矚目的企業(yè),近期宣布與制藥巨頭輝瑞達成了一項臨床試驗合作,而非直接出售。
根據合作內容,Summit與輝瑞將共同評估AK112與輝瑞多個抗體偶聯(lián)藥物(ADC)聯(lián)合用于多種實體瘤的療效和安全性。值得注意的是,輝瑞將負責臨床試驗的開展和費用,而Summit則提供藥物,雙方均保留各自產品的相關權利。這一合作模式在業(yè)內并不罕見,但Summit的投資者們對此反應冷淡,公司股價在消息發(fā)布后大幅下跌14.83%。
盡管Summit的明星產品AK112在中國三期臨床中已在無進展生存期(PFS)終點上擊敗了默沙東的K藥,并受到全球關注,但資本市場似乎對Summit的未來持謹慎態(tài)度。Summit曾被視為潛在的高價值收購目標,但默沙東已選擇購買其他PD-1/VEGF雙抗,羅氏和諾華也表達了對數據的觀望態(tài)度。輝瑞此次的合作,更像是一次謹慎的嘗試,而非明確的收購信號。
在投資者眼中,輝瑞的這次合作風險可控,僅需承擔臨床試驗的成本。如果AK112與ADC聯(lián)用的臨床效果不佳,輝瑞可以輕松退出。這一策略使得輝瑞能夠在不承擔過大風險的情況下,探索AK112的潛力。然而,對于Summit來說,這意味著短期內被大藥企收購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在全球營收TOP10的藥企陣營中,目前既有意愿又有能力收購Summit的競購者已經寥寥無幾。賽諾菲和百時美施貴寶等藥企或因專注領域不同,或因財務壓力,均對Summit持觀望態(tài)度。艾伯維則因近期并購失敗,短期內再發(fā)起大額并購的可能性也不大。
大藥企們的集體觀望,某種程度上反映了他們對biotech估值泡沫的警惕。Summit曾一度擁有高達245億美元的市值,即便在回落后,其市值依然高達140億美元。然而,在大藥企們看來,這是一張過于昂貴的“彩票”。AK112的全球三期臨床數據尚未全部出爐,尤其是關于總生存期(OS)的獲益情況尚不確定,這使得大藥企們在決定是否收購時更加謹慎。
Summit目前圍繞AK112開展了多項全球三期臨床試驗,其中針對EGFR突變非小細胞肺癌(NSCLC)的二線及以后治療的HARMONi試驗預計將于今年中披露頂線數據。這些數據將成為決定AK112未來命運的關鍵。
與此同時,生物制藥行業(yè)的并購趨勢也在發(fā)生變化。大型交易數量減少,并購金額下滑,但大藥企們對小型并購和早期或中期資產的興趣依然濃厚。他們更傾向于以較小的代價獲取有潛力的產品,而非冒險購買高估值的成熟企業(yè)。
在這樣的背景下,Summit的“滯銷”似乎也在情理之中。然而,隨著AK112全球三期臨床數據的逐步出爐,尤其是OS數據的公布,情況可能會有所改變。屆時,大藥企們或許會重新審視Summit的價值,而Summit也有望迎來新的轉機。
Summit也在積極尋求其他合作機會,以拓寬AK112的應用領域和市場前景。與輝瑞的合作只是一個開始,未來或許還會有更多的合作伙伴加入進來,共同推動AK112的研發(fā)和商業(yè)化進程。
盡管目前面臨挑戰(zhàn),但Summit和AK112的未來依然充滿可能。隨著數據的逐步積累和市場的不斷變化,Summit有望找到適合自己的發(fā)展道路,實現(xiàn)價值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