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yè)聯合會在北京組織了一場技術鑒定會,會上延長石油公司的科技成果《延安萬億方特大型致密氣田的勘探發(fā)現與高效開發(fā)》獲得了高度評價。由11位院士專家構成的鑒定委員會一致認定,該成果在國際上處于領先地位。
中國工程院院士趙文智表示,延安特大型致密氣田的勘探與高效開發(fā),標志著我國油氣行業(yè)取得了重大進展。這一成果不僅為鄂爾多斯盆地成為億噸級油氣能源保障基地提供了堅實支撐,還對陜北革命老區(qū)的經濟發(fā)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據延長石油首席科學家、總地質師王香增介紹,鄂爾多斯盆地作為我國的第二大含油氣盆地,長期以“南油北氣”的格局進行開發(fā)。盡管在過去50多年里,我國在盆地南部進行了大量勘探,但始終未能實現天然氣勘探開發(fā)的突破。2003年至2007年間,延長石油重新評估了盆地南部的天然氣資源潛力,并于2008年制定了《天然氣勘探開發(fā)規(guī)劃》。此后,他們聯合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西南石油大學、西安石油大學、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以及西北大學等單位,共同攻克了“貧氣區(qū)”的難題,探尋到了“大氣田”。
在過去的近20年里,延長石油的攻關團隊針對“砂體發(fā)育情況、有效儲層存在與否、天然氣能否成藏”這三大核心問題,以及“如何實現氣藏高效開發(fā)、如何提高單井產量”這兩大技術難題,進行了持續(xù)深入的研究。他們提出了上古生界海陸交互相控砂規(guī)模成儲的新地質理論,創(chuàng)建了海陸交互相致密砂巖氣藏多層甜點聚集的新模式,并研發(fā)了復雜疊置氣藏混合井網立體開發(fā)的新方法以及結構非均質性致密儲層高效壓裂的新技術。這些創(chuàng)新成果使得鄂爾多斯盆地南部的天然氣勘探開發(fā)取得了歷史性突破,為國家能源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截至目前,延安大氣田已累計探明天然氣地質儲量達到1.3萬億立方米。延長石油在延安大氣田的一期產能建設已完成,年產能達到128億立方米,累計產氣量達到550億立方米。2024年,該氣田的年產氣量達到104.5億立方米,年度增量占全省增量的近五分之四、全國增量的六分之一,年產量在全國排名第四。這一成果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促進陜西省經濟穩(wěn)定增長作出了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