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屠龍記》的男主張無忌,人生可謂是波瀾壯闊,出生在北極。
十歲之前只見過三個人;
十歲回到中土,被天下武功第一的張三豐撫養(yǎng);
十二歲跟隨天下醫(yī)術第一的胡青牛學習;
十四歲自己修煉天下第一內功心法九陰真經;
二十一歲半天之內,練成了之前數(shù)十代明教教主都沒有一人練成的鎮(zhèn)教絕學——乾坤大挪移第七層,并拯救了被六大門派圍攻的明教,成為明教教主。
就拿六大門派圍攻明教來說,張無忌的出現(xiàn),無疑是力挽狂瀾,保住了明教。那么,問題來了,如果沒有這么一個氣運之子張無忌的出現(xiàn),難道明教就會被六大門派摧毀了嗎?
在回答上面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明教的概況。
在《射雕英雄傳》中,老頑童周伯通就曾經提到過,九陰真經的作者黃裳曾經前往明教總壇,單挑明教高手,殺過幾名使者法王之類。這說明,明教的影子確實可以追溯到倚天之前。但是,明教真正成為天下第一大教門,還是在倚天時代。
前任教主陽頂天,武功幾乎天下無敵(武當張三豐除外),陽頂天甚至連中原第一大門派少林派中的少林三渡都擊敗了,可以說,在陽頂天的率領之下,明教很是興旺。
當時的明教,如果不考慮反抗蒙元朝廷,是妥妥的武林當中的第一大勢力了,就算是中原六大門派聯(lián)手,再加上其他門派幫會,也絕不是明教的對手。
僅從高手團隊上說,明教就可以輕輕松松地收拾掉任何一個中原門派,包括少林和武當。畢竟,張三豐也可以被陽頂天抵擋住,其余人物則必然被明教高手團屠戮。
只不過,在陽頂天死后,明教不僅突然失去教主,而且內部四分五裂,甚至彼此內斗。
光明右使范遙,只身前往汝陽王府臥底;金毛獅王謝遜濫殺無辜,以至于機緣巧合之下前往了冰火島;紫衫龍王黛綺絲,一樣沉浸在個人恩怨當中,在六大門派圍攻光明頂?shù)臅r候,也不肯前來支援;白眉鷹王殷天正,青翼蝠王韋一笑,雖然對明教還忠誠,但是,卻不肯和光明左使楊逍合作,致使楊逍在光明頂孤掌難鳴。
如果把時間線定格在明教七大高手(楊逍、韋一笑和五散人),被混元霹靂手成昆偷襲重傷之后。那時候,如果沒有張無忌,則明教必然滅亡了。
因為當時成昆已經可以行動,隨時就可以殺了這七人,他們七人已死,殷天正在外面也是獨力難支,必然覆滅。至于流落在外的明教高手就算回來,也不可能復活明教了。
而如果把時間前移,也就是說,明教眾高手能夠摒棄前嫌,至少暫時一致對外,那么,還是有機會擊敗六大門派的。就算不是精誠團結,只要戰(zhàn)術得當,只要別被成昆偷襲,那么,就完全有機會。
六大門派到達光明頂之后,開始主要是和五行旗交手,五行旗中雖然沒有高手,但是,和六大門派的對抗當中,并不落下風,就算是武當七俠的莫聲谷,還在戰(zhàn)斗中受傷了。
特別是在那場三旗對抗華山派、崆峒派和昆侖派的大戰(zhàn)當中,明教完全有反敗為勝的機會。那次大戰(zhàn),雙方打得不分勝負,難解難分。結果,天鷹教的三百余名教眾,在旁邊看戲而不肯下場支援。一旦下場,則中原門派必然大敗,那樣的話,六大門派少了一半也就不成氣候了。
退一步說,即使當時不出手,在五行旗退出之后,殷野王讓弓箭手放箭,也可以滅殺三派當中除了極少數(shù)高手之外的全部力量。但是,殷野王又因為莫名的原因放棄了,也就是明教放棄了一次又一次能夠取勝的機會。
峨眉派在六大門派當中,實力僅次于少林和武當,但是,韋一笑僅一人之力,就可以把峨眉派搞得雞飛狗跳。也就是說,只要韋一笑纏住了滅絕師太,峨眉派其余的弟子們,可以輕易的被五行旗或者天鷹教用優(yōu)勢兵力殲滅。
六大門派圍攻光明頂,看似浩浩蕩蕩,其實也沒有多少人。最多的少林派,不過百余弟子,峨眉派、武當派都不過三十余人,華山派、昆侖派和崆峒派人數(shù)也不會多到哪里去。雖然都號稱精銳,但除了那些少數(shù)高手之外,實際個人戰(zhàn)力,也不會比明教教眾強出多少。
只要明教還能前來的高手們放棄內斗,那完全可以和六大門派的高手周旋,然后消滅其門派弟子,從而瓦解他們的進攻。說到底,明教這次險些滅亡,不在于陽頂天去世,不在于沒有教主,而在于內斗實在太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