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王澤紅
阿特斯,也交出了自己在光伏“寒冬”下的成績單。
4月28日晚間,這家老牌光伏巨頭發(fā)布2024年財報,錄得營收461.65億元,同比下降10.03%?;實現歸母凈利潤為22.47億元,同比減少22.6%。
相比于隆基綠能、通威股份、TCL中環(huán)等同行們的普遍虧損,阿特斯雖依舊保持盈利狀態(tài),但業(yè)績下滑態(tài)勢顯而易見。
2025年一季度也并未好轉,單季營收85.86億元,同比下降10.54%?;歸母凈利潤4725.82萬元,大幅下跌91.83%。
阿特斯的業(yè)務主要分光伏、儲能兩大板塊,去年共向全球銷售 31.1GW 光伏產品和 6.5GWh 儲能產品,銷售規(guī)模依舊處在行業(yè)前列,尤其是儲能業(yè)務,銷量一年增長超5倍。
去年,這兩大主營業(yè)務一增一減,光伏行業(yè)的“內卷”與“價格戰(zhàn)”,令這家老牌光伏巨頭也倍感壓力,若非儲能業(yè)務的增長抵消了部分影響,阿特斯的業(yè)績表現會更差。
在此背景下,阿特斯的董事、高管和核心技術人員的報酬,在2024年出現了集體下調或削減。
高管報酬集體下調,總裁莊巖減357萬
財報顯示,總裁莊巖2024年的報酬為595.55萬元,副總裁兼儲能科技總經理張光春為295.14萬元,財務總監(jiān)高林紅為234.1萬元,首席可持續(xù)發(fā)展官張含冰為257.25萬元;核心技術人員許濤、王栩生、吳堅分別為106.17萬元、155.28萬元、118.44萬元。
而在2023年,莊巖的年度報酬為952.8萬元,張光春為549.39萬元,高林紅為292.37萬元,張含冰為341.04萬元;許濤、王栩生、吳堅分別為131.94萬元、184.72萬元、123.08萬元。
從削減程度來看,莊巖為最,一年報酬減少357萬元;張光春次之,減少254.25萬元。張含冰是阿特斯實控人、董事長瞿曉鏵的妻子,2024年報酬減少83.79萬元,排在第三。
兩大主營業(yè)務,一增一減
拆解其年報看,光伏組件產業(yè)和儲能系統產品是收入占比最高的兩項業(yè)務。
年報顯示,光伏組件產品去年收入314.83億元,同比下降25.62%;毛利率為12.75%,較上年減少2.95個百分點;光伏系統產品收入31.5億元,下滑38.97%,毛利率甚至為負數。
光伏組件及系統銷售價格下降,成為了業(yè)績直轉急下的主因。
除此之外,阿特斯去年計提各類信用及資產減值準備合計 16.8億元,對合并利潤總額也形成一定影響。
從畢馬威對其年報的審計看,應收賬款壞賬準備的評估是關鍵審計事項之一。審計報告顯示,截至2024年底,阿特斯合并資產負債表中的應收賬款原值為95.9億元,壞賬準備4.38億元。
回顧光伏行業(yè)去年現狀,市場洗牌加劇,組件價格也大幅下降,包括硅料、硅片、電池和組件的主產業(yè)鏈產品,上半年降價約 30%,價格觸底徘徊至今,也造成主產業(yè)鏈企業(yè)普遍嚴重虧損。
阿特斯預測,盡管預期 2025 年全球光伏裝機有望增長到 698GW,但 2024 年新增產能仍在釋放,短期內供需失衡狀態(tài)難以根本扭轉,過剩壓力仍將延續(xù)。
光伏業(yè)務承壓之下,儲能業(yè)務去年卻實現井噴式增長,儲能系統產品去年收入97.38億元,同增長420.76%;毛利率為30.84%,增加13.74個百分點,成為了阿特斯的第二增長曲線。
阿特斯去年獲得多個海外儲能項目訂單,截至2024年底,擁有約79GWh儲能系統訂單儲備,包括簽約長期服務協議在內,已簽署合同的在手訂單金額 32 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 230.1 億元。
阿特斯稱,盡管2025年第一季度儲能因季節(jié)性因素出貨量有所下降,現有儲能在手訂單量為全年出貨目標提供了保障。其預計到2025 年,大型儲能業(yè)務的出貨規(guī)模將進一步增至 11-13GWh,維持高速增長態(tài)勢。
境外收入占77.6%,提出5條關稅應對措施
財報顯示,阿特斯去年境內營收為96.03億元,同比下滑36.6,毛利率為負數,具體數值是-1.8%;而境外收入358.1億元,微漲1.54%;毛利率為19.55%,增加2.14個百分點。
境外收入占比高達77.6%,境外經營風險也成為了阿特斯的三大經營風險之一,其余兩個分別是原材料價格波動風險、產能建設和布局風險。
據了解,阿特斯在全球有多家境外控股子公司,主要分布在中國香港、美國、日本、歐洲、澳洲、南美和東南亞等地區(qū)。這也令其很可能受到貿易政策、產業(yè)政策等因素變化的影響,尤其是當下的“對等關稅”影響。
從其海外市場布局來看,去年在北美市場光伏出貨排名位居全球前二,歐洲市場依然維持在海外出貨區(qū)域前三,東南亞市場出貨量同比增長83%。而且,阿特斯在東南亞的主要生產基地位于泰國,該基地面臨的雙反終裁稅率將高達 375.19%。
對此,阿特斯稱研究出5條應對措施,包括通過目前短暫的 90 天時間窗口,利用好東南亞及其他現有供應鏈的原有產能航道;向關稅成本相對較低的地區(qū)轉移;與主要客戶和供應商協商分攤關稅成本,以及加快位于美國本土的工廠穩(wěn)定生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