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母嬰市場中的一款網紅品牌——兔頭媽媽,陷入了原料產地與專利技術宣傳的爭議漩渦。這一事件不僅引發(fā)了消費者的廣泛關注,也讓整個母嬰行業(yè)的誠信問題再次浮出水面。
兔頭媽媽,一個以“德國制造”為品質保證的品牌,近日卻因一款高端兒童牙膏的原料產地問題備受質疑。據消費者反映,兔頭媽媽在宣傳其高純版奧拉氟兒童牙膏時,一方面聲稱采用“國產自研原料,并有研究奧拉氟的專利證明”,另一方面卻又在產品頁面上醒目標注“德國奧拉氟成本4萬/公斤”,這種自相矛盾的宣傳方式讓消費者感到困惑不已。
更讓消費者不滿的是,當被問及原料產地時,兔頭媽媽的客服人員先是堅稱產品采用國產自研原料,但隨后又改口稱在售高純款采用國產奧拉氟,經典款則使用德國原料。這種頻繁的改口和模糊的宣傳策略,讓消費者對品牌的信任度大打折扣。
除了原料產地問題外,兔頭媽媽在專利技術的宣傳上也存在爭議。據國家知識產權局數據顯示,兔頭媽媽所展示的8項專利均處于“實質審查的生效”階段,尚未獲得正式授權。然而,在客服與消費者的溝通中,卻多次暗示這些專利已經獲得授權,并作為產品的賣點進行宣傳。這種將尚在審查中的技術作為已授權專利進行宣傳的行為,涉嫌違反《反不正當競爭法》的相關規(guī)定。
兔頭媽媽還因夸大產品效果而遭到消費者的質疑。品牌宣傳中提到的“409項安全檢測”“再礦化效果+104%”等專業(yè)術語,以及“德國原料”“專利技術”等標簽,為消費者營造了一種價高質優(yōu)的印象。然而,實際上,產品的使用效果并未達到宣傳中的效果。有消費者反映,使用后孩子的牙齒并未得到改善,甚至出現(xiàn)了蛀牙等問題。
更為嚴重的是,兔頭媽媽的部分宣傳內容還涉及偽科學。例如,品牌創(chuàng)始人曾在產品主頁信息中宣稱“哪怕寶寶刷不干凈,依然可以有效防蛀”。這一說法被口腔專家指出缺乏獨立臨床數據支撐,屬于夸大宣傳。更有消費者表示,使用兔頭媽媽的牙膏后,孩子的牙齒變得更加黃、牙菌斑更明顯,甚至有孩子門牙上出現(xiàn)黑色。
面對消費者的質疑和投訴,兔頭媽媽并未及時作出正面回應。在其直播間和電商平臺上,產品仍以“德國技術背書”為賣點持續(xù)熱銷。這種無視消費者權益和市場誠信的行為,不僅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也動搖了整個母嬰行業(yè)的根基。
母嬰市場作為一個特殊的消費市場,其產品的質量和安全性直接關系到嬰幼兒的健康成長。因此,品牌方在宣傳和推廣產品時,必須嚴格遵守相關法律法規(guī)和市場規(guī)則,確保宣傳內容的真實性和準確性。同時,消費者在購買產品時也應保持理性,不盲目相信夸大宣傳和偽科學說法,以免給自己的健康帶來不必要的風險。
此次兔頭媽媽事件再次提醒我們,誠信是品牌發(fā)展的基石。只有堅守誠信底線,才能贏得消費者的信任和支持。希望兔頭媽媽能夠正視問題,積極整改,同時也希望整個母嬰行業(yè)能夠以此為鑒,共同維護市場的公平和誠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