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蛇年春節(jié)期間,一段游客借助外骨骼機器人輕松攀登泰山之巔的視頻在網絡上迅速走紅,視頻中的“黑科技”設備由深圳本土企業(yè)肯綮科技有限公司匠心打造,展現(xiàn)了“深圳智造”的非凡魅力。為了深入了解這款創(chuàng)新產品的背后故事,記者專程探訪了位于南山區(qū)的肯綮科技公司總部,并與公司CEO余運波進行了面對面的深度交流。
走進肯綮科技,記者親身體驗了這套名為VICX的外骨骼機器人。這款設備設計精巧,形態(tài)宛如數(shù)學符號“Π”,重量僅為1.8公斤。穿戴后,記者感受到行走與攀登樓梯的輕松感,仿佛雙腿負擔驟減。余運波介紹,這款機器人專為登山愛好者設計,旨在減輕行走時的體力消耗。春節(jié)期間,泰山上的機器人視頻點擊量突破1億次,產品供不應求,公司正加班加點籌備新的生產批次。
余運波,一位連續(xù)創(chuàng)業(yè)者,從銀行U盾芯片業(yè)務起步,于2015年創(chuàng)立肯綮科技。他坦言,助力機器人領域是他的第二次創(chuàng)業(yè)征程,也是他心中能夠改變世界的賽道。他希望通過科技的力量,讓老年人也能享受登山的樂趣,讓宅家青年走出戶外,擁抱自然。
助力機器人市場分為醫(yī)療康復、工業(yè)和消費級三大板塊,其中消費級產品難度最大。既要美觀舒適,又要輕便實惠,這對研發(fā)團隊提出了極高的要求。余運波回憶,過去十年間,他們至少研發(fā)了100代產品,但90%都未能走出實驗室。即便是成功推向市場的10款產品,也有80%因重量、價格或佩戴舒適度等問題未能獲得用戶青睞。
面對重重困難,余運波和他的團隊幾乎零收入地堅持了十年,不少合作伙伴相繼離去。他坦言,無數(shù)次想要放棄,但用戶的正面反饋給了他堅持下去的勇氣。2021年春節(jié),一位年輕游客在泰山體驗外骨骼機器人后,激動地在山頂打來電話,這份認可讓余運波深受鼓舞。
盡管當時產品仍存瑕疵,但余運波和團隊并未止步。四年間,他們不斷迭代升級,將設備重量從3.6公斤減至1.8公斤,推出可更換外觀的設計,并將價格降至國外同類產品的十分之一。今年春節(jié),泰山上的視頻讓這款機器人一夜成名,余運波認為,這是偶然中的必然。
余運波分享了對機器人未來的獨到見解。他認為,機器人并非讓人變得多余,而是讓人更加強大??萧炜萍紝⒗^續(xù)致力于讓助力機器人更輕、更智能、更實惠,未來或許只需穿上一條褲子,機器人便能無縫融入生活,與AI技術深度融合,讓每個人都能以平凡的腳步丈量夢想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