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隨著人工智能大模型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其應用領域日益廣泛,不僅科學界面臨AI代寫的挑戰(zhàn),文學創(chuàng)作領域也開始感受到這股技術浪潮的沖擊?!肚啻涸娍罚槐緭碛卸隁v史的詩歌刊物,近日在社交媒體上公開發(fā)文,嚴厲譴責利用AI進行寫作投稿的行為。
《青春詩刊》在聲明中強調,文學作品是人類獨立思考與情感表達的最終陣地。在詩歌等文學領域,無論AI技術如何進步,其生成的作品多么令人贊嘆,真正的文學愛好者絕不會將AI的作品稍作修改甚至原封不動地署上自己的名字,然后宣稱這是自己的原創(chuàng),并在各大文學平臺和報刊投稿參賽。
該刊物呼吁,AI作品僅供娛樂和個人分享,但將AI作品冒充為自己的原創(chuàng)進行投稿,則是對文學尊嚴的褻瀆,這種行為無異于盜竊。那些試圖通過AI作品來冒充文學創(chuàng)作者的人,應該為他們的行為感到羞恥,而這樣的行為也終將被社會和文學界所淘汰。
為了應對AI寫作投稿的問題,《青春詩刊》表示,自2024年起,就已明確規(guī)定不得使用AI進行投稿,并對違規(guī)者進行全網通報批評。然而,盡管如此,仍有一些作者無視規(guī)定,繼續(xù)嘗試用AI作品進行投稿。進入2025年,該刊物郵箱收到的投稿中,AI作品數量仍然居高不下。
為了有效甄別AI作品,《青春詩刊》不僅采用了反AI偵察軟件,還結合人工復核的方式對投稿進行篩選。在這一過程中,他們發(fā)現了一些存在AI創(chuàng)作嫌疑的詩作,其中包括一些公務員、教師、銀行職員以及中國詩歌學會會員和省作協(xié)會員的作品。這些發(fā)現讓該刊物感到震驚,并決定對這些違規(guī)者進行全網通報。
在通報中,《青春詩刊》曬出了部分疑似AI作品的截圖,以警示其他作者。這些截圖顯示了AI作品的一些典型特征,如句式結構的重復、情感表達的單一等。同時,該刊物也表示,將對使用AI寫作投稿的作者建立黑名單機制,一旦確認違規(guī),將永不錄用其作品。
《青春詩刊》還呼吁廣大文學愛好者,要珍惜自己的聲譽和文學創(chuàng)作的純潔性,不要為了一時的便利或名利而放棄獨立思考和創(chuàng)作。只有堅持原創(chuàng),才能真正推動文學的發(fā)展和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