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龍女,歷來是最被熱捧的金庸女主形象。小龍女這個人,我們很難用形容其他金庸女主的詞語,去形容她,因為小龍女既不是冰雪聰明型的,也不是活潑可愛型,更加不是嫵媚動人型的,她的性子很冷。
她很不食人間煙火,不會對人間的事有太多的掛礙,這就是她不同于其他女主的地方。
小龍女想要離開誰,包括她最愛的楊過,也是想離開就離開,根本不會和楊過商量,也不會考慮楊過的感受。
自然,小龍女想殺誰,也是毫不手軟的。但奇怪的是,當小龍女得知自己被全真教道士尹志平玷污后,如此奇恥大辱,她卻一再手下留情,沒有親手殺了尹志平,也不準楊過殺他。
這絕不僅僅是小龍女善良那么簡單,其背后是有原因的。
小龍女,是金庸武俠,中一個最不通人情世故的人物,她和《鹿鼎記》的男主韋小寶,恰恰形成了最大的反差。不通人情世故,并不是因為耿直,也不是因為明知故犯(比如老頑童周伯通),而是壓根就不懂。
要是換成了旁人,就算是知道是情郎和自己發(fā)生了關系,也必然不能熟視無睹。當時是宋代,男女大防極為重要,武林中人不拘小節(jié),男男女女一起吃飯、練功,無所顧忌已經(jīng)算是開放了,婚前同房斷然不被允許。
而小龍女因為從小就沒有這種觀念,所以,實際上對于殺人、男女關系等都是一片空白。
她十八歲第一次出手,和廣成子郝大通交手,就下了殺手,可見,她并不是那種天生愛惜人命的性格。
至于這次與男人發(fā)生關系,她開始是誤會為楊過,所以,并不在意。說明她在這方面的意識極為淡薄,只是可能機緣巧合之下,覺得如果這個人不是楊過,就不再純潔了。
金庸先生還是為了照顧到角色的形象,加大了小龍女這種認知的緣故。不然的話,按照之前她的表現(xiàn),認為這件事不好,就會隨手殺了尹志平和趙志敬,決不會猶豫。而且,事后也不會覺得多么對不起楊過。所以,小龍女開始沒有下殺手,是因為不知道該怎么辦了。
原文道:
“小龍女目發(fā)異光,心中凄苦到了極處,悲憤到了極處,只覺便是殺一千個、殺一萬個人,自己也已不是個清白的姑娘,永不能再像從前那樣深愛楊過,眼見長劍遞來,卻不伸手去接,只是茫然向尹趙二人望了一眼,實是打不定主意?!?/p>
可見,這個時候的小龍女,之所以沒有下決心殺二人,是因為太傷心了,感覺殺不殺無所謂,是壓根沒有拿正眼瞧這二人。
如同有人被狗咬了,第一時間是著急找能打狂犬疫苗的地方,而不是下意識非要把咬自己這條狗殺了。至少在這個時間段,小龍女是如是在想。但是,別著急,她的思想很快就會發(fā)生改變。
等到了終南山重陽宮之后,小龍女就處處護著尹志平。這顯然不是偶然的,因為小龍女也是人,她之前不懂事是因為沒有接觸過人情世故,但是,不等于她無法理解。
或者說,小龍女之所以那么愛楊過,第一原因甚至不是因為楊過身上有多么出類拔萃的男人品質,而是楊過陰差陽錯之下,就成為了她相處時間最久的一個男人。而且,楊過也的確對小龍女很好。
小龍女之前的高冷,是因為特殊情況導致的,并不是本身性格就是如此。在下山之后,小龍女的性格是在發(fā)生著急劇變化的。
尹志平之前把她奉為天人的表現(xiàn),在她的心目中留下的不止是異樣,而是一種前所未有的感覺,那就是被仰慕,被追求。也就是說,小龍女實際上并不討厭這種感覺。
尹志平玷污了小龍女之后,小龍女想的是因此不能嫁給楊過了,很是痛惜。但是,單純就尹志平做出的這件事來說,小龍女并沒有那么反感。
而且,之后原文中,雖然還在強調(diào)小龍女沒有放棄追殺趙志敬和尹志平,但是,顯而易見,小龍女動手刺殺的都是趙志敬。
原文道:
“那些天生具有至性至情之人,這樣的兩個男女碰在一起,互相愛上了,他們才會真正的愛惜對方,遠勝于愛惜自己?!?/p>
這句話看似是對著小龍女和楊過所說,但實際上用在尹志平身上也不無道理。
小龍女恨尹志平的原因,只有一點,那就是對方給自己和楊過之間造成了隔膜。而這個人是誠心誠意的對自己,那么自己真的有那么恨他嗎?
其實,小龍女的那句話已經(jīng)說得很明白了:
“過兒,我的清白己為此人玷污,縱然傷愈,也不能和你長相廝守。但他……但他舍命救我,你也別再難為他??傊?,是我命苦?!?/p>
從這里可以看出,小龍女最后原諒了尹志平,而且要求楊過不要殺他。
這其實已經(jīng)有些強人所難了。自己的女人被對方玷污,女人還要求自己不殺對方,楊過就算忍無可忍,也只能為了小龍女忍下了。
所以,如果說小龍女對尹志平?jīng)]有異樣的情意,是絕難說清楚的。如果不是環(huán)境所限,假如給雙方更多機會,小龍女未必不會對尹志平的情感更提升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