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武俠中,一直流傳著一個所謂的慣例,那就是時代背景越靠后,武力值會相對越低。
所以,滿清時代,一直被稱為金庸武俠中武力值最差的時代。
但實際情況遠沒有那么簡單,細心的讀者會發(fā)現(xiàn),滿清高手,并沒有那么不堪,相反,他們憑借出彩的戰(zhàn)績,展現(xiàn)出了不俗的實力。
下面,我們就一起認識一下,金庸筆下,最強的八大滿清高手。
在金庸筆下,涉及到滿清高手的時代,一共有四部著作,分別是《鹿鼎記》《書劍恩仇錄》《飛狐外傳》和《雪山飛狐》,這些武俠時期所處的時代,跨越康熙年間,一直到乾隆年間。
《鹿鼎記》中的高手,往往容易被忽略,而實際上,《鹿鼎記》卻恰恰是金庸武俠中,滿清背景下,武力值最強的一個時代。
這并不是因為,康熙時代相比較于乾隆年間更為靠前,而是《鹿鼎記》和后面的《書劍恩仇錄》《飛狐外傳》,以及《雪山飛狐》并不屬于一個武力體系。
對于武學(xué)的展現(xiàn),《鹿鼎記》反而和以滿清之前為背景的武俠,更為類似,也就是相對夸張,內(nèi)力外放,招數(shù)玄幻等。甚至在某種程度上說,《鹿鼎記》的武力值,比和其有直接聯(lián)系的《碧血劍》時代更為強大。
了解這些之后,我們就來看看,滿清時代實力最強的八位高手都是誰?
第一,袁承志??赡芎芏嗳烁械讲环鹩构P下滿清第一高手竟然是袁承志,憑什么?
沒錯,袁承志雖然是《碧血劍》的男主,而且在《鹿鼎記》中沒有直接出現(xiàn),但是,他依然屬于滿清時代的第一高手。個中緣由,我們仔細來說。
袁承志的確是明末的武林領(lǐng)袖,并且一度率領(lǐng)江湖豪杰抗擊入關(guān)的清軍,沒有做漢奸,甚至還曾經(jīng)在戰(zhàn)斗中負傷。
但是,先不說這其中很多情節(jié),是因為金庸先生自己也認為,之前的袁承志在抗清大業(yè)上過于不堪,而在新修版中補充的。
就算是加上這段情節(jié),袁承志也不過只是抵抗了滿清兩三個月,就一敗涂地,并很快率領(lǐng)一班手下,遁到那個南洋小島上了。
要知道,之后的闖軍、大西軍等農(nóng)民軍,可是和南明政權(quán)一起繼續(xù)抵抗了二十年之久。
就算那個袁承志頗有幾分看不上的師兄,神拳無敵歸辛樹,還最后因此刺殺康熙而戰(zhàn)死。
不過,話又說回來,雖然這么不堪,但是,袁承志的武功依然是最高的,畢竟他的武學(xué)配置都是頂級的,無論是內(nèi)功還是招式。
第二,洪安通。他是僅次于袁承志的高手,曾經(jīng)一人斬殺五大龍使,而一個龍使的武功,都和瘦頭陀不相伯仲。
吳六奇的武功略勝于瘦頭陀,就可以使用臨空點穴的功夫,而這一表現(xiàn),已經(jīng)很有些天龍時代和射雕三部曲時代的味道了,至少比之后的滿清時代更為驚艷。
也就是說,洪安通至少可以對付三四個吳六奇,這份實力已經(jīng)相當驚人了。
第三,歸辛樹。不說之前,只說最后一戰(zhàn),歸辛樹一家三口齊上,就絕對稱得上好漢。有人說,一家三口才斃傷七八十名滿清大內(nèi)侍衛(wèi),實在是武功不高。然而,這完全是誤解。
這一戰(zhàn),滿清早有準備,僅僅在養(yǎng)心殿周圍,就埋伏下了四五百名侍衛(wèi),如果加上其他地點和房頂上的,可能不下千人。
歸辛樹一家三口的這次攻擊,完全是自殺性攻擊,這一次他們不是刺客,而是死士。這些侍衛(wèi)不是尋常的官兵,不僅武功更高,而且極為悍勇。
就算是袁承志一個人前往刺殺皇太極,被數(shù)十個布庫圍住了一樣走不脫。
黃藥師、周伯通、一燈大師三名五絕,加上黃蓉、瑛姑等四名一流高手,被三百名蒙古兵包圍,一樣險些全軍覆沒。
在面對大批正規(guī)軍的情況下,金庸先生多少會尊重一點現(xiàn)實,讓這些武林高手們不那么超人。所以,歸辛樹的武功不容低估。
第四,天虹大師。他是《書劍恩仇錄》當中少林第一高手,武功遠超大成的陳家洛,雖然沒有看到他直接出手,但也絕對是當時的絕頂高手。
第五,袁士霄。他直接出手的時代,算是滿清第一高手了(不算《鹿鼎記》,不算阿凡提),他最拿手的絕技,就是“百花錯拳”。這門武學(xué),就是把各門武學(xué)招數(shù)都融合在了一起,可以算20歲楊過的拳法高配版。從某種程度上而言,也算是狗哥石破天隨心所欲武學(xué)的低配版。
并列第六,胡一刀、苗人鳳。這二人的武功相若,都可以算是滿清乾隆年間的頂級水平。也就是不算那些隱世高手,這二人的武功未必次于袁士霄和武功大成陳家洛.就招數(shù)上而言,二人已經(jīng)到了極致,僅僅是缺少頂級內(nèi)功心法而已。
第八,胡斐。他是金庸武俠滿清乾隆時代第一好漢,就武功而言,在《雪山飛狐》當中,27歲的胡斐,也絕不次于苗人鳳和胡一刀當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