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項聚焦女性健康的深度研究取得了突破性進展,該研究由一家知名科技公司與哈佛大學攜手推進。這項名為“女性健康探索”的研究,自2019年啟動以來,便致力于挖掘女性健康領域的眾多奧秘。
在研究中,科研團隊細致分析了來自超過11萬名女性的2200萬條運動數據,這些數據覆蓋了多種運動形式,其中步行、騎行、跑步、功能性力量訓練以及瑜伽被證實為最為普及的五種運動方式。此次合作不僅涉及哈佛大學,還有陳曾熙公共衛(wèi)生學院與國家環(huán)境健康科學研究所的鼎力支持,共同推動了這一重要議題的深入研究。
本月,哈佛大學的研究團隊對外公布了關于月經周期對女性運動習慣影響的最新發(fā)現(xiàn)。數據揭示,月經周期正常的參與者,其平均每日運動時間為20.6分鐘,相比之下,周期不規(guī)律的群體平均每天僅運動18.6分鐘。研究還進一步細分了月經周期的不同階段,無論是在卵泡期還是黃體期,參與者的平均每日運動時間分別為21分鐘和20.9分鐘,波動幅度相對較小。
Shruthi Mahalingaiah博士,作為此次研究的核心負責人之一,強調了規(guī)律運動對激素系統(tǒng)健康的積極影響。她表示,無論是從即時效果還是長遠來看,持續(xù)進行身體活動都能為健康帶來顯著的益處。運動不僅能夠改善情緒狀態(tài)、提升日常精力,還能有效降低未來罹患各種健康問題的風險。
Mahalingaiah博士還建議,女性在選擇運動方式時,應優(yōu)先考慮那些能夠讓自己長期堅持并帶來愉悅感的活動。只有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運動,才能確保在整個生命周期中持續(xù)享受運動帶來的健康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