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球酒店業(yè)巨頭萬豪、希爾頓、洲際、凱悅及溫德姆相繼揭曉了2024年度財務報告。在全球經濟預期下行的背景下,這些國際酒店集團的營收與利潤增長呈現出放緩趨勢。從核心運營指標來看,全球范圍內的每間可售客房收入(RevPAR)略有提升,特別是在歐洲、中東及非洲地區(qū)表現突出,而大中華區(qū)的RevPAR則普遍出現下滑。
在擴張步伐上,各大酒店集團紛紛以“創(chuàng)紀錄”和“歷史新高”來形容其酒店與客房數量的增長。洲際酒店在2024年內新增了5.91萬間客房,遍布371家新酒店,同比增長高達23%,僅在第四季度就開業(yè)了2.36萬間客房,創(chuàng)下單季度第二高紀錄。萬豪酒店則更為激進,全年新增客房數達到12.3萬間,幾乎相當于前兩年新增客房數的總和。
對于這一擴張現象,旅游酒店行業(yè)高級經濟師趙煥焱指出,酒店業(yè)績的根本在于市場供求關系,國際酒店集團加速開店策略實質上是“以量換價”。盡管2024年大中華區(qū)的RevPAR有所下滑,但酒店數量仍在持續(xù)增長。
同程安芯CEO王婷則從輕資產模式的角度進行了分析。她認為,國際酒店通過提升特許經營酒店的占比,以及在新興市場中主導管理合約酒店,實現了全球范圍內的快速擴張。在中國市場,國際酒店看好長期發(fā)展?jié)摿?,積極挖掘新興市場機遇,同時利用當前開發(fā)成本下降的窗口期,加速開店布局。
從具體財報數據看,五大國際酒店集團雖然保持了營收增長,但增速已明顯放緩,告別了往年的雙位數增長。萬豪以251億美元的營收規(guī)模繼續(xù)領跑,但歸母凈利潤同比下降了22.96%。洲際酒店同樣面臨增收不增利的局面,歸母凈利潤降幅達到16.27%。財報發(fā)布后,兩家集團的股價均出現下跌。
大中華區(qū)的業(yè)績表現尤為引人關注。數據顯示,2024年大中華區(qū)RevPAR下降了2.3%,平均每日房價(ADR)下降了3.7%,盡管入住率有所提升,但仍未能彌補房價和RevPAR下降帶來的損失。相比之下,中東及非洲、亞太地區(qū)(除大中華區(qū))的RevPAR增長均超過12%。希爾頓、洲際、凱悅等酒店集團在大中華區(qū)的RevPAR也不同程度下滑,而在其他地區(qū)則呈現出顯著增長。
在瘋狂擴張的背后,各大酒店集團的新開業(yè)客房數均創(chuàng)下歷史新高。萬豪酒店一年內新增客房數幾乎相當于前兩年之和,希爾頓、洲際、溫德姆也分別實現了7.3%、23%、4%的同比增長。希爾頓集團更是新進入了25個國家和地區(qū),籌建酒店數量達到3578家,客房數量近50萬間。
在大中華區(qū),國際酒店的擴張速度同樣迅猛。希爾頓集團平均不到2.5天就有一家新酒店開業(yè),目前在大中華區(qū)運營的酒店數量已突破800家。萬豪酒店在大中華區(qū)簽署了161個項目,涉及近3.1萬間客房,簽約量創(chuàng)歷史新高。奢華品牌、高端品牌和精選服務品牌均實現了超過60%的增長。
然而,國際酒店集團在中國市場面臨的競爭也日益激烈。中國酒店行業(yè)供給過剩的問題日益凸顯,截至2023年底,中國酒店客房總規(guī)模較2019年增長了約15%。本土酒店品牌同樣在加速擴張,導致市場供大于求,進入存量競爭時代。同時,高端酒店和存量酒店的出售及拍賣事件頻發(fā),但高價值項目的成交率仍然較低。
盡管如此,王婷仍看好中國市場的發(fā)展?jié)摿ΑKJ為,雖然短期內經濟增速有所放緩,但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擁有龐大的消費市場。中長期來看,隨著消費升級和旅游需求的釋放,中國市場依然是全球酒店行業(yè)的重要增長引擎。特別是在二三線城市,高端酒店市場仍然存在巨大開發(fā)潛力,為國際酒店品牌提供了新的增長點。
當前經濟增長放緩的背景下,酒店開發(fā)成本有所回落,為國際酒店集團提供了低成本擴張的良機。這種“逆周期投資”策略不僅能有效降低開發(fā)成本,還能為未來的市場復蘇提前做好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