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微電近日公布了其2024年度的財務報告,數據顯示,盡管公司在營業(yè)收入上實現了微幅增長,但凈利潤卻遭遇了顯著下滑,顯示出一種增收不增利的尷尬局面。
據復旦微電的年報顯示,2024年全年,公司的營業(yè)收入達到了35.90億元,與上一年度相比增長了1.53%。然而,與此同時,公司的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卻下降至5.73億元,同比下滑了20.42%。這一業(yè)績表現與行業(yè)整體的復蘇趨勢形成了鮮明對比。
復旦微電在報告中指出,2024年,公司面臨的市場競爭異常激烈,為了鞏固和擴大市場份額,公司不得不調整部分產品的銷售價格。這一策略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銷售量和營業(yè)收入,但同時也導致了毛利率的下滑。數據顯示,公司的綜合毛利率同比下降了5.26個百分點,降至55.95%。
復旦微電的應收賬款問題也引起了市場的關注。年報顯示,截至2024年末,公司的應收賬款及應收票據余額合計達到了18.67億元,占當期營業(yè)收入的比例高達52.01%,與上一年度相比上升了13.78個百分點。其中,應收賬款余額為15.61億元,同比增長了63.74%,遠超同期營收增速,顯示出公司在銷售回款方面面臨的壓力。
在存貨方面,復旦微電同樣面臨挑戰(zhàn)。由于價格競爭的影響,部分產品的可變現凈值下降,導致公司計提了1.69億元的資產減值損失,同比增加3524.86萬元。同時,高可靠領域客戶的應收賬款余額增加,也致使公司計提了4567.63萬元的信用減值損失,同比增加3204.57萬元。這些因素共同壓縮了公司的利潤空間。
不過,面對這些挑戰(zhàn),復旦微電并未停止前進的步伐。在研發(fā)方面,公司繼續(xù)加大投入,2024年度的研發(fā)投入達到了11.42億元,占營業(yè)收入的比例高達31.80%。這些資金主要用于FPGA芯片、人工智能可重構芯片等先進制程產品的開發(fā)以及多元化工藝布局,旨在豐富產品類型,滿足更多應用領域的需求。
作為國內FPGA領域的領軍企業(yè),復旦微電在技術上取得了顯著進展。目前,公司的1xnm FPGA高端芯片產品已經實現了小規(guī)模量產,并有望在未來貢獻更多的增量收入。同時,公司還在AI融合架構芯片、車規(guī)芯片等領域進行布局,尋求新的增長點。
在AI領域,復旦微電透露,采用CPU+FPGA+AI等融合架構的PSoC將成為行業(yè)發(fā)展的重要方向。公司現有的嵌入式可編程器件PSoC在多個應用場景中表現良好,并已經實現了面向人工智能應用的融合現場可編程(FPGA)和人工智能的可重構芯片的出貨。
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復旦微電也取得了顯著進展。公司的新一代車規(guī)MCU已經完成了流片和考核,并獲得了多個客戶的定點和小規(guī)模量產上車。同時,公司還獲得了兩個產品系列的汽車ASIL-B認證。這些成就為公司在汽車電子領域的未來發(fā)展奠定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