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洋能源勘探開發(fā)的浪潮中,深水領域成為了新的焦點。山東祺龍海洋石油鋼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祺龍海洋”)作為國內領先的深水表層導管生產廠家,憑借其在該領域的深厚積累,成功解決了技術難題,填補了國內空白。
然而,在祺龍海洋沖刺北交所的征程上,其股權結構和客戶關系的復雜性引發(fā)了市場的關注。首先,祺龍海洋在申報材料中聲稱,由于控股股東股權分散,沒有實際控制人。但深入探究發(fā)現(xiàn),其控股股東勝利龍璽(山東)石油工程技術服務股份公司(以下簡稱“龍璽油服”)的歷史淵源和現(xiàn)狀并非如此簡單。
龍璽油服于2004年由原中石化勝利石油管理局海洋鉆井公司系統(tǒng)內的集體企業(yè)改制而來,一直與中石化保持著緊密聯(lián)系。報告期內,中石化一直是祺龍海洋的重要客戶,雙方交易額超過八千萬元。中石化旗下企業(yè)的領導也曾多次現(xiàn)身龍璽油服的會議,并對其工作做出重要指示。這種種跡象表明,中石化對祺龍海洋及其控股股東的影響力不容忽視。
更為引人關注的是,祺龍海洋與其客戶建湖縣永維閥門鉆件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建湖永維”)之間的關系。在祺龍海洋首次掛牌新三板時,建湖永維就被列為重要客戶之一。而此次申報北交所,建湖永維的身份似乎發(fā)生了微妙的變化,成為了祺龍海洋在國內的同行之一。在2019-2023年期間,祺龍海洋與建湖永維在中海油的招標系統(tǒng)中多次同場競標,其中祺龍海洋多次中標。
值得注意的是,建湖永維前后兩任負責人的名字,分別與祺龍海洋控股股東的一項專利發(fā)明人、以及祺龍海洋的自然人股東同名。這種巧合讓人不禁對兩者之間的關系產生遐想。尤其是在祺龍海洋與建湖永維多次同場競標的情況下,這種關系更加顯得撲朔迷離。
除了上述關系外,祺龍海洋的客戶集中度問題也備受關注。報告期內,中石化一直是祺龍海洋的前五大客戶之一,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祺龍海洋對單一客戶的依賴程度較高。而這種依賴是否會對祺龍海洋的業(yè)務穩(wěn)定性和未來發(fā)展產生不利影響,也是市場關注的焦點之一。
祺龍海洋的監(jiān)事會成員李琨也引起了市場的注意。在祺龍海洋任職期間,李琨不僅擔任了龍璽油服的多個職務,還曾是龍璽油服旗下公眾平臺內容的編輯。而在勝利鉆井認證的公眾平臺上,也曾發(fā)布過署名作者為李琨的內容。這種多重身份讓李琨在祺龍海洋和龍璽油服之間的角色更加復雜。
綜合來看,祺龍海洋在沖刺北交所的過程中,面臨著諸多挑戰(zhàn)和質疑。其股權結構的復雜性、與重要客戶之間的關系、客戶集中度問題以及監(jiān)事會成員的多重身份等,都將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祺龍海洋能否成功應對這些挑戰(zhàn),贏得市場的信任和認可,還需時間給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