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小米汽車在官網(wǎng)及應用程序的訂購頁面上,對智能駕駛相關術語進行了調整,將原本的“智駕”表述統(tǒng)一修改為“輔助駕駛”。這一變動涉及小米SUV系列的多款車型及其配備的智能駕駛輔助系統(tǒng)。
具體而言,小米SU7標準版所搭載的Xiaomi Pilot Pro系統(tǒng)(未配備激光雷達),現(xiàn)已更名為“小米輔助駕駛Pro”。而配置更為高端的SU7 Pro與SU7 Max車型,它們所搭載的Xiaomi HAD系統(tǒng)(配備激光雷達),則改名為“小米端到端輔助駕駛”。此前,這些系統(tǒng)均被稱為“小米智駕”系列。
不僅如此,小米還對其智能駕駛功能中的“代客泊車”進行了更名,新的表述為“代客泊車輔助”。這一調整意味著,小米在智能駕駛功能的命名上更加趨于保守和規(guī)范化。
針對此次更名,小米汽車客服部門向外界解釋稱,這是為了積極響應國家關于駕駛自動化分級的標準,確保消費者明確了解相關功能的輔助性質??头藛T進一步說明,即使名稱有所變化,“代客泊車”功能的實際操作并未受到影響,它依然能夠在停車場區(qū)域內按照預設路線自動巡航并泊入車位。但重要的是,駕駛者在任何情況下都需要保持對路況的關注,以便在緊急情況下能夠迅速控制車輛。
值得注意的是,小米汽車并非唯一一家在智能駕駛領域進行術語調整的車企。近年來,包括理想、蔚來、鴻蒙智行在內的多家車企,也紛紛放棄了“高階智駕”等宣傳用語,轉而采用更為謹慎的“導航輔助駕駛”等表述,以強化智能駕駛技術的輔助性質。